棉花糖小说网

第七十六章 沙洲董明 (第2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棉花糖小说网】地址:www.mht100.com

“那依你之意应该改为怎样?”祝振国心中哪里还想着然不然否,随意就将这皮球踢了过去,意思是你觉得不好,那你说个好的给我听听。

“要我之意,改为“袅袅”更好,空山袅袅处,袅袅之意本是可以形容烟雾缭绕升腾之场景,放在此处,平仄也对,前后呼应,意境更浓,祝兄以为然否?”董明说到这里似是自己得了胜利一般,问到祝兄以为然否之时,气势更显得高大。

一旁同来的三人个个觉得有理,纷纷点头以示支持。都觉得自己这董兄一番话句句在理,抓到了这祝振国的痛处。

祝振国见这董明又问以为然否,真是头都大了一圈,文人相轻虽说正常,但是这人被名利所操控,一心只想出名出彩,完全没有对人的尊重,真是让人难受。虽然也许袅袅比深深要好,却是不想想这首词都是祝振国所作,纠结其中一两个用词有多少意义。

祝振国也不正面回答,直接说道:“董兄,你听我一诗,

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。鸟宿池边树,僧推月下门。

过桥分野色,移石动云根。暂去还来此,幽期不负言。这里面有一句僧推月下门,我却有时觉得推字不好,敲字也许更好,有时又觉得推字更好,董兄觉得哪个字更好?”

董明哪里想到这祝振国完全不理会自己琢磨多时的“袅袅”,反倒是问了自己一个问题。辩论这种事情,祝振国两世为人,显然在技巧上要胜得董明一筹。董明一时间觉得祝振国这首诗真是上上之作,立马进入了祝振国问的问题当中。

推敲推敲,这董明反倒陷入沉思之中,就连一同来的另外三人也在思考。这首诗在祝振国前世却是大大有名,鲜少有人不知道这个推敲典故的。正是这唐代贾岛的《题李凝幽居》,韩愈与他推敲一番,贾岛才最后用了个“敲”字。这也是后世用“推敲”一次词来比喻反复琢磨意思的出处。

但是硬要说“敲”比推好,也不尽然,各有各的意境。“敲”字凸显出了环境的安静,却也道出了这人只是个过客,并非熟悉之人,还要敲门而入,少了一分孤独寂寞。而这“推”字却也贴合环境的安宁,也道出了这人对闲居的熟悉,推门而入,显得更加的寂冷。

这董明显然也是个有才之人,深入一分析,哪里还不懂得其中利弊,一时之间倒是陷入了两难。

祝振国等候一刻,见这董明还未回答,便自行出门而去,只留董明四人在书房推敲。实在是祝振国不想再与之纠缠。

祝振国来到院中,也是无趣,心中被这董明弄得还有些烦闷,操起长刀便舞了起来,一时间满院都是刀影闪烁,也引来在门口坐着无所事事的铁牛。

“少爷,我铁牛与你操弄一番?”铁牛正是无聊,见祝振国舞刀,手也痒痒起来。

“好!”祝振国也不多说,停下身段,站定只等铁牛。

两人瞬间哼哼哈哈战为一团,你攻我守来往无数,倒是大多都不尽厮杀全力,只是练熟一番手脚,也解了闷愁。

两人来往几十回合,直到铁牛在地上摔了个大马趴才止住。祝振国也才看见那董明四人已经站在院中,祝振国也是不理会,只是擦拭着自己额头上的细汗,又接过文才递上来的茶水喝了几口。

董明此时面色有些羞意,硬着头皮上前道:“祝兄,这推推敲敲,在下实在是左右为难,难以定夺,待学生回去请教师尊再来答复。”

这董明此时却不在高傲着在祝振国面前用“我”来自称,却是谦称“在下”。祝振国也感受到了董明此时的谦虚,经过刚才一番运动,倒也心宽了不少。

“嗯,你且去请教。”祝振国虽然心宽不少,也并不代表会笑脸相迎,说话口气依旧带着些许冷淡。

“祝兄,在下告辞,下次有了定夺再来拜访。”说完董明也不好意思再待下去,主人如此冷淡,意思已经明显。说完便带着三个好友出门去了。

要问这董明的师尊是谁?便是这大江郡郡抚孙思潮孙大人,不然一般学子也不会如此傲气凛然前来拜访祝振国,只是祝振国此时还不知道。

PS:票票,推荐票,老祝需要大量的推荐票,感谢大家,拜谢!

新书推荐

叩心 曹冲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战神伪高冷:天降医妃拐回家 姑侄闯天下之姑父追来了 大明:启禀父皇,我抓了北元皇帝 公主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