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糖小说网

第66章 洪武23年冬 (第1/5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棉花糖小说网】地址:www.mht100.com

洪武22年初,李文忠离世;

同年夏,徐达走的很安详;

洪武23年冬,一代贤后马皇后薨。

时间与命运很是玄学,长生医院至多能引起些许波澜,但纵观整个时光长河,那是连水花都算不上的轻微涟漪罢了。

何况医学也并非一蹴而就,仅一个指明方向的青霉素,徐妙锦团队仍耗费了5-6年时间,才算小有收获,想真正普及还需要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。

皇宫一片缟素过后,快64岁的朱元璋头发半白,老态更甚三分。

在新年到来朝堂照例休沐前一日,朱元璋宣告了朱棣的太子之位,群臣这些年早已默认,朝堂一致通过。

但却对取缔了太子封号的朱标,并未有任何加封的举措,这就让退朝后的一众大臣议论开了。

自户部侍郎郭恒等一众国贼勾连外夷觊觎蒸汽机的事情被盘根问底,本就分了三派的士大夫们,这下彻底倒向了新学激进派。

打不过就加入!

何况最早倒向改革的世家大族如今早已在工坊,商业上大把赚钱,只要如数交税,根本不用担心被觊觎。

有钱存银行,缺钱周转从银行借贷已经成了普遍共识。

朱标在西安扎根数年,第一批门徒4年前就进了各地驻军,连大字不识的兵卒都开始大兴文教,又何况这些高居庙堂的士大夫?

最根本朱标的新学基础篇还是以圣人典籍中的修身精华为主,即便是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都找不到反驳理由。

“陛下的决断并非没有依据!”

“哦?老大人有何高见?”

“嘿呦喂,老夫哪来的高见,不过是猜测罢了,诸位想想,咱们算前太子爷的半个门人不为过吧?”

众人纷纷点头,别人的学问,他们学了,自然要承这份香火情。

“那就是咯!天下文教大兴,那不是以往的百万士林,而是数千万的百姓学子啊,而随着日子愈发好起来,人口不断增长,一代又一代娃娃皆学着前太子的新学成长…”

“自古以来,王是皇帝一人所封,圣人乃天下人口口相传,诸位难道还不明白陛下的心意?”

“嘶~”

“圣人…”

“朱圣!”

“不错不错,前太子抛至尊大位,弃尊贵身份于野,创新学,行万里路,广施教化于野,门徒千万万,此功早已不在孔孟之下,朱圣理所应当!”

“我等受前太子照拂颇多,又得了新学实惠,当为朱圣正名!”

“正该如此!”

“同去,同去!”

其实这些年民间一直流传着‘朱夫子’的言论,先是西安,再到后来各地军中,以及如今朱标所在的北平。

至此大明诞生了一尊圣人——‘朱圣’

某些阴暗组织反复失手,又缺了士大夫们的苟合,只能退而求其次,将视线落向三代、四代大明皇帝,毕竟历朝历代谁家还没出几个昏君。

“父皇,应天府至北平、山西的铁路正处于试车阶段,不如趁着各部封印休沐之际,咱们去体察一番?”

马皇后去世数月来,朱元璋一直闷闷不乐,朱棣想带着老爹出去散散心。

朱元璋果然来了精神,

“咱大明的第一条铁路铺设完成了?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寻仙路漫漫 爱卿别走 动荡的世界 超级大帝国 铁血太子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三国之星斗封神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