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糖小说网

第76章 永乐大事件(下)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棉花糖小说网】地址:www.mht100.com

“大家也看到了,黄金他们不稀罕,他们需要的是食物,你们遇上土着便尝试着用食物吸引他们,让他们看图纸,咱们依旧30人一组,分左中右3个方向探查百里。”

“若是有唾手可得的猎物,顺带些回来就是,但水必须是烧开的才能喝,水果不要草率品尝,寻小动物先试!”

“知道了,东家~”

类似的提点陆长生这一路上不知说了多少遍,但陆长生就是管不住嘴。

近三年的航程,数次历经狂风巨浪,也只有一条船出了事故,尽管没沉没,但主机受损严重,陆长生不得不下令弃船。

200多号人尽管准备的极其充分,仍病故2人,病重6人,还有10几人因水土不服等多种因素导致面黄肌瘦,好在陆长生这条船没有重症病患。

历经千山万水到了这里,陆长生不想再有减员,是以每次派队出去搜寻都要再三叮嘱。

永乐三年11月,朱棣下令文教小琉球,并改名为‘台湾岛’,设立台湾府,同时组建大明海军总司,下达5000万两武备订单份额,从4家武备集团中择优采购,10年内分批交割。

四家如打了鸡血般疯狂招募优秀工匠,甚至不惜远赴能登,只为能从陆长生手底下求得一批匠人。

朱棣没事就研究地球仪,原本心里想的迁都北平的计划彻底泯灭。

大明海疆的重要性除了陆长生本人,只怕整个大明谁也没他朱棣更重视。

草原人如今教化的很成功,再过些年,哪里还有草原蛮子,妥妥都是大明人,那迁都北平守哪门子的国门?

“随着水泥路,汽车,火车的普及,腹地各行省之间沟通不再费时费力,应天府这个位置怎么看都不是京城的最佳之地。”

朱棣与一众幕僚围绕着巨幅大明版图,这上面还标注了高丽,倭国,吕宋,交趾,甚至往西的乌斯藏都在其上。

一位中年瘦削幕僚道,

“陛下说的是,太上皇在位时也一直思索迁都之事。”

“小人以为此后大明的外患当首重海外,毕竟这世上奇人异事数不胜数,谁也不敢保证那些西方蛮夷哪一日会不会捣腾出更厉害的武备来。”

另一年轻幕僚道,

“陛下睿智,早已洞悉此事,这才有了设置海军总司的旨意。”

“诸位且看这台湾岛,恰如门神一般,兼顾沿海左右,将我大明腹地守卫在后,陛下在此投入大量海防力量,平时可监督沿海海贸;若有外地来犯,亦可第一时间响应。”

众人齐齐点头。

朱棣却微微摇头,在地图上边指点边说,

“朕若将交趾左侧的老挝司、八百大缅司、瓦固、阿勃,阿萨姆(今越南,老挝,泰国,缅甸),一并拿下…”

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,谁知皇帝的手指并未停止,继续朝地图左上下落。

“还有这乌斯藏(今西藏),东察合台(今新疆),以及这赤斤蒙古、哈密(今甘肃)尽数纳入我大明版图,与如今已收归我大明的草原新城(今内蒙古)、东北行省(今辽吉黑),共同拱卫我大明腹地…”

一位幕僚双眼露出激动的神采,躬身一礼,

“陛下,如此小人好像明白了陛下的良苦用心!”

朱棣轻笑,

“哦?说说看~”

“是,陛下,小人以为陛下的真正用意是将我大明腹地陆路可及的地盘尽数囊括,即便那是不毛之地,也要牢牢占据。届时我大明版图除临海一面,再不必忧心外族人如史上草原人般春风吹又生。以大军难以行军的天然险阻将外敌从陆路上断绝。”

“而我大明本土一路过去支援这些不毛之地,有铁路与水泥路之利,必畅通无疑。”

“届时这一众新的边境之地,只需少量驻军即可防范,而这些驻军也只是先哨,越往内陆卫所越多。”

“即便将来真有极西之地的外夷入侵,首先他们要面临极其险恶的行军条件,其次一旦开战,也只是在陛下刚才所指的这些不毛之地,咱们补给迅速,而对方则很难补给,未开战已是输了天时地利。”

朱棣轻轻点头,双眼微眯,一副很享受的模样,与这些个精通各类杂学的幕僚沟通起来,比与一帮朝臣轻松惬意太多。

“还有吗?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叩心 曹冲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战神伪高冷:天降医妃拐回家 姑侄闯天下之姑父追来了 大明:启禀父皇,我抓了北元皇帝 公主病